欢迎光临! | 请您留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 |
![]() |
网站首页热点新闻房屋拆迁落私动态政策规定国家法律私房维权问与答留言相关知识涉法案件维权日志本站原创回忆录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热点新闻 >> 经适房不是权力的“特供品” |
经适房不是权力的“特供品”2011-01-17 21:51:42 来源:广州日报 浏览:2516次
继去年12月陕西山阳县被爆经适房申请者九成是公职人员后,今年1月13日,福建省上杭县的经适房申购者中87%来自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引发网民强烈关注。(《京华时报》1月15日)
上杭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相关人员回应称,公示名单都是经过初步核实且符合条件的,公示出来就是为了公平公正地接受百姓监督。可是,公示名单中绝大多数都是公职人员,难道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迫切需要经适房、最弱势的群体了吗?显然,一份公示名单中近九成的人为公职人员,只能说这份名单本身就是为这些公职人员量身定做的。 现实生活中,确实不能排除有些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是“清贫”人士,家庭整体收入不多,也有资格申请经适房。但由于没有官员财产公开申报等制度,单凭他们自己为谋求经适房而申报的收入水平,公众自然很难信服。更何况,有些身为政府工作人员的申请者申报的家庭收入甚至低于当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水平。这种公职人员为谋取经适房而不惜弄虚作假的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经适房分配秩序,而且会严重损害公职人员的公信力。 退一步讲,就算有些公职人员确实符合经适房申请条件,他们占据了公示名单中绝大多数,也有悖于公职人员为民服务的职业操守。因为,利用自己的职权地位搞“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本质上就是一种特权行为。 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适房,绝不应成为只有公职人员才能先享先得的“特供品”,更不应成为公职人员以权谋私获取的额外福利。(乔豆禾) 公示的符合此次申购经适房资格的家庭共有1568户,其中来自县委办、财政局、国土局、法院等党政机关的接近600户,来自各中小学校的超过800户。我们不怀疑,确实会有一些公职人员家庭收入水平较低,但现在这两类人员占到总数的87%,那么,这次经适房的对象是怎样确定的?难道在上杭县,中低收入家庭已全部解决了经适房,只剩下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人员没有购买? 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虽然政府出台了廉租房、经适房等一系列政策,如申请廉租房、经适房的家庭条件及经适房要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中套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小套在60平方米左右)等;但是,从媒体报道看,近几年来不少地方政府或职能部门却明知故犯或把关不严,让廉租房、经适房成了少数人的福利房或公职人员的权力房。 茅于轼先生曾提出“廉租房就该无厕所”,这话当年引来板砖一片,事实上,香港的廉租房的确都没有私人厕所——而这个论调的本意无非是保障房不能太漂亮,如果经适房等建得太豪华,住起来很惬意,区位很优越,抛开对商品房效率的折损不说,简直就等于对公权赤裸裸的挑逗;而对于穷人来说,公共产品的适用应该是基本权益层面的考量,太过“温暖”,绝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
|
关 于 我 们 - 联 系 我 们 |
联系邮箱:lengming@126.com
![]()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 www.chinahouse12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