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自称买不起房的官员怎么买房?
背景:房价疯狂上涨,坦言买不起房的官员大有人在,可是许多干部都在买房。
东方早报发表马光远的文章:同地段商品房的价格高达近四万元,而一些公务员却可以以4500元每平方米的低价买到房子。这是最近一个名为《公务员买房内部价惊人》的帖子透露的信息(参见经济观察网4月10日的报道:《以福利的名义:公务员的便宜房》)。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也表示,北京有很多低价的定向住房,没有向社会公开销售,而这些房子去了那里,不得而知。从1998年开始,国务院已明文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公务员的住房也纳入了货币化体系。然而,福利分房这个属于公务员队伍、诸多事业单位员工、大学教职员等群体的特权,并没有真正走进历史。特别是2003年之后,房价进入快速上涨通道,福利分房这个已经被剔除出主流住房制度的事物,焕发出生命的第二春。各个国有单位以各种名义出现的福利分房比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有些单位通过审批建经济适用房,有些单位集资建房,有些单位通过各种方式享受两限房,挤占穷人的利益。之前我们探讨房价畸高的种种缘由,不外乎归于土地财政。这的确是一个原因,但显然只是一个“公共原因”。我们须知,官员要维护地方财政收入,其前提是这些人的住房问题与高房价无关。如果这些官员自己也必须通过购买商品房解决住房问题,我们看到的肯定是另一种风景。
小蒋随想:事不关己,一些人自然高高挂起。另外,通过特权购买多套低价房,转手按暴涨的商品房价格售出,也是以权暴富。公职人员账面收入是不高昂,所以一些人琢磨“堤内损失堤外补”。而且,这在权力机关被认为是福利,是很正常的待遇,如果权力机关的领导不为职工搞低价房,职工是要骂娘的,领导的位子是坐不住的。草根民众虽然对高房价狂喷久矣,但是,干部的任用与提拔几乎不受体制外人士的影响。所以,某些地方官员一面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搪塞民众,另一面对卖地财政、地王频出心花怒放。什么叫“稳定房价”?每月上涨10%几不算稳定?人家可没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