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请您留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 |
![]() |
网站首页热点新闻房屋拆迁落私动态政策规定国家法律私房维权问与答留言相关知识涉法案件维权日志本站原创回忆录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热点新闻 >> 别让“敲诈政府”成打压上访杀器 |
别让“敲诈政府”成打压上访杀器2015-12-05 16:30:44 来源:国纲私房维权网 浏览:2024次
时事政治 来源:新京报 2015.12.05
别让“敲诈政府”成打压上访杀器 徐明轩作者:徐明轩 367人参与 7评论 信访是公民合法权利,某些地方政府却层层下压截访任务,硬的就“截访黑监狱”,软的就用钱安抚,反而让矛 盾更复杂。 据《新京报》报道,黑龙江延寿县访民葛立梅,被法院一审判决犯“敲诈勒索罪”,获刑3年。原来,2009年葛立 梅的丈夫在黑龙江省双鸭山监狱服刑时意外死亡,之后葛立梅就走上了上访之路。而其户籍所在的乡政府成为信 访责任单位。法院认为,葛立梅以上访胁迫当地乡政府答应勒索钱款的要求,13次成功敲诈政府4.5万元,构成“ 敲诈勒索罪”。但葛立梅称,钱是乡政府主动联系所给的困难救助金。 其实,访民上访,某些地方政府以各种名义给予钱款之后,又追究其敲诈勒索罪的案件,之前发生过很多,也引 发了很大争议:政府能不能成为被敲诈的对象呢? 从“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来分析。“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客观上采用威胁、要挟、恫吓 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一者,访民上访,被基层政府截访之后,经过各种协商,得到政府的钱款,算不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上 访要挟?要明白的是,这些钱款,有的是访民填写补助申请之后,从上级财政拨款中取得的;有的则是因拆迁、 征地、伤亡,由地方政府方面提供的补偿款。访民得到这些钱,或者是基于财政补助,或者是基于对自身权益受 损的补偿,都有合法的取得依据,并非“非法占有”,这和“敲诈勒索罪”中无中生有地通过要挟,从被害人处 取得财物,有着本质区别。 二者,访民上访是否构成“威胁政府”?要知道,依法上访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这是国务院《信访条例》以及 地方信访规定明确赋予公民的正当权利,甚至信访可以在宪法上找到依据。为什么访民行使自己的法定权利,反 而成为“要挟政府”了呢?如果当地政府通过发钱款方式不让访民上访,算是敲诈的“受害者”,那么被剥夺上 访权的访民,怎么不是“受害者”了呢?法院要不要保护访民的正当权利呢? 此类案件的频发,源于某些基层政府为截访而疲于奔命,根子还是在之前畸形的信访考核压力。明明信访是公民 的合法权利,某些地方政府却要层层下压截访任务,硬的就用“截访黑监狱”,软的就用钱款安抚访民,反而让 矛盾更复杂。像本案中这样,明明葛立梅的信访对象是双鸭山监狱,结果截访责任却落到了当地乡政府头上,当 地政府、访民都陷入了让双方痛苦不堪的猫鼠游戏中,最终葛立梅还是被追究了“敲诈勒索罪”,有理由认为这 只是将矛盾埋得更深。 所以,2014年以来,中央决策立推“诉访分离”改革,终结“信访不信法”的问题,避免让宝贵的行政资源陷入 无休无止、涉嫌严重违法的截访工作中。增量问题要杜绝,存量问题也要消化。对像葛立梅这样得到过当地政府 情愿或不那么情愿给的“救助金”的访民,再去追究其“敲诈政府”的刑事责任,是否有助于化解矛盾?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
|
关 于 我 们 - 联 系 我 们 |
联系邮箱:lengming@126.com
![]()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 www.chinahouse12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