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请您留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 |
![]() |
网站首页热点新闻房屋拆迁落私动态政策规定国家法律私房维权问与答留言相关知识涉法案件维权日志本站原创回忆录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热点新闻 >> 老子就是法,谁还能信法? |
老子就是法,谁还能信法?2010-03-30 00:00:00 来源:国纲私房维权网 浏览:3023次
观点1+1:“老子就是法”,谁还能信法?2010-03-29 来源: 人民网(北京) 开栏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老子就是法”,谁还能信法? 背景: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指出,人们解决纠纷“信访不信法”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他建议领导在重视信访工作的同时减少批示,将各类争议逐步引导到法治的主渠道上来。 广州日报发表欧木华的文章:信访和信法其实并不矛盾,信访其实也就是信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信访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种途径”。人们愿意通过信访来解决纠纷是一种正常的权利表达方式。诚然,现在确有一些百姓不愿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但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与其说是对法律不信任,不如说是对当地法官不信任。很多上访者是因为明显遭遇“司法不公”,他们上访的目的并非希望领导批个条子让自己赢得官司,而是希望通过这种途径扫除程序正义的障碍,让案子进入重新受理的正常渠道。换言之,信访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希望纠纷得到合法解决。我们应该反思的不是百姓“信访不信法”的伪问题,而是为什么当上级领导批示后,有些部门和官员才会重视解决百姓的问题?这种“信权不信法”的作风才是真问题。如果说领导批条子有什么弊端,也只能说弊端的根源在于某些干部把领导批示的事情放在心上,却把百姓的事抛诸脑后。 小蒋随想:《信访条例》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是依法治国、依法限权仍不完善,社会依然需要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辅助性诉求与救济渠道。信访――遇冷――上访――截访,并不意味着信访本身有问题,而是权力渎职与傲慢的恶性循环。在许多案例中,并不是老百姓不懂法,信访也不是谁的“爱好”,而是法律维权与申诉渠道梗阻,甚至侵权者与接受申诉者本身就是一体的。面对“老子就是法”、“你们算个屁”之类狂言,草民到哪里说理?法学家们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依法治国应该通过法律解决问题,而不应该依靠人治。总是依赖人治,法治构建将踌躇不前。两难之处恰恰就在这里,如果法治仍有不少缺陷,又不能通过其他渠道解决问题,社会运转的神经可能在法治完善之前就因种种矛盾与冲突被绷断。我们必须承认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面对执法犯法、权力干涉司法,我们仍旧需要特殊的制衡。
本网站早在几年前就发表过,经过许多业主签名的:“请求将落实私房政策纳入法制轨道”武汉市房产局某处长,听到我们这个请求时,说:“我在北京开会时曾经大胆的提出过这个请求,我的发言肯定比你们有份量。” 几年过去了,落实私房政策问题,仍然排斥在人民法院的法庭之外:“历史遣留的房产纠纷,不属于法院的工作范围”不予立案、不受理。这就是现实. 我们国家的知识份子应该讲真话,我们民族的精英应该身体力行: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的深刻涵义。 党中央的“依法治国”方针万岁! 要法制不要老子! 2010年3月30曰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
|
关 于 我 们 - 联 系 我 们 |
联系邮箱:lengming@126.com
![]()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 www.chinahouse123.com/. |